北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北部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接下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北海的人文历史背景,为读者介绍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神秘。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南海之滨,地处北纬20°52'17"至21°51'44",东经108°10'44"至109°08'30"之间。北海城区与铁山港、防城港合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海港城市,与国内外数十个城市有直达航线。
北海也是濒临南海的沿海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北海的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北海一直是临海重镇,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站,也是中越陆路贸易的交汇点,这种地理位置的优越发挥了北海在历史上对于海陆交通的控制和影响。
北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两千年前,当时这里还是百越、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汉代,“北海”称为“门多海”或“门陶海”,意为“山门附近的大海”,大概是因为当时在北海以北郊野间的山门路口可以眺望到锦州湾的原因。唐五代时期,北海隶属于吴越国,在宋朝时代,始建滨海、福成等县。元朝时期,北海属广东东路,明清时期属广东布政使司。1949年建立北海专区,1952年改为北海市。
北海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交通要道,早在唐朝时就已经建成了北海罗泊(实质上是一个小型港口),作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一的重要港口,北海对海外文化的贸易和传递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可以说的是北海历史上的佛教文化,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祖庭之一的南山,在北海以南不远的地方,据说就是当时传入中国禅宗的开山祖师达摩(Bodhidharma)到达中国后所定居的地方。北海因此在民间魅力十足,被誉为是中国佛教的圣地之一。
北海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属于广西唯一的“海上文化”,不仅有北海的护城河、古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还有北海的建筑文化。
现存古建筑重要有:朝天宫、大慈岩、稻香港、万寿宫、大涌海天后庙、天妃宫、石港、江门、兴奋楼、科学楼、振兴楼、玉河贤才祠、罗布塔等。。
北海有着悠久的民间文化,其中的蒙山古歌、大第仙文化、十八桂楼文化、壮寨风情等均独具特色,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珍贵遗产。
蒙山歌曲是广西民歌中知名的品种之一。以“一弦扣、二弦击两下、三弦抹、四弦碰、五弦按稳、六弦搔琴背”为六个基本动作,经过自愿吟唱和演唱,表达出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感悟,被称为“音乐女儿国”的北海是这种歌曲的故乡。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北海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而著名。北海的建筑文化和历史遗存,如朝天宫、大慈岩、稻香港等,以及各种民间文化表演,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无疑,北海是一个值得一游、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